小小孩可以很放鬆的坐在軟軟舒服的沙發上閱讀一本書,大人則坐在旁邊的大沙發上共同享受閱讀的樂趣。想到這樣共讀的畫面便覺得育兒生活真的很美好。

 

另外也有可能出現欠缺美感的畫面是:大人坐在沙發上滑手機。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父母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沒有習慣閱讀的你,孩子不愛閱讀是很正常的現象,請不要問老師為什麼你的孩子不愛閱讀?孩子是藉由模仿大人的動作與行為,進行內在的學習與理解。

 

我們盡力將環境預備好,最重要的大人沒有預備好,再舒適的閱讀區也無法發揮功能。

 

在舊教室時老師們擔心:

 

1.這張小沙發擺放的位置會不會激發孩子們想爬高,站在扶手上去轉動牆上時鐘的衝動?

 

2.孩子們會不會想爬高,站在掎墊上靠著椅背看窗外?

 

3.孩子們會不會想在二張不同高度的椅子上爬來爬去或是跳來跳去?

 

為了不讓圖書區的沈靜閱讀氛圍走調變成熱門觀景台或是高人氣攀爬區,當你的孩子出現上述狀況時請告訴孩子:「椅子要用屁股坐。」

 

現在可能你會想問:「這樣的限制(紀律)是必須的嗎?為什麼不給孩子隨意發揮想像力去使用這張椅子?蒙特梭利教學缺乏彈性壓抑孩子的創意發展?孩子為什麼要去服從大人的要求?」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服從是一種精神上的靈敏,服從是內在心靈平靜的結果。 服從是力量的表現,用來解釋這個服從力量的最好代名詞是適應(adaptation)。 生物學家都認為,一個人需要極大的力量來適應環境。 而他們所指的環境適應力量是甚麼呢? 環境適應力量是一種讓人能夠順應自然法則,學習如何融入周圍環境的方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這個適應力量開始運作之前,這股力量必須早已存在,因為這股力量並不是你需要用時就可以有的,它需要我們事先準備好。 孩子必須具有健全的發展,還必須達到精神平靜協調的程度,才有能力來服從別人,在自然界中,只有強健者才能夠適應環境;同樣的道理,只有精神力量堅強者,才懂得順應服從。」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又說:「雖然年輕一代的父母親都能夠讓天真、純潔的孩子自由發展,但是爸爸媽媽千萬不能將教育的自由,粗略的解讀成不該改正孩子的缺失。 如果爸爸媽媽這麼做,將會讓孩子遭到被忽視的後果,大部分的孩子會因此產生情緒上的毛病。 在此我無意訂出新的原則,只是歸結出一些結論。 然而,在我應用一些結論之前,我們必須思考真正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是甚麼,然後斟酌該怎麼做才能滿足孩子心理上的需要。 但是要達到這個境界,親職教育的施實是絕對需要的。」《家庭與孩子》
 

所以,請不要為了討好孩子而不敢糾正孩子的錯誤,這不是給孩子自由,請勇敢的提醒孩子,告訴他如何正確安全的使用這張椅子。

 

在每堂蒙特梭利親子共學課程上,也是親職教育的實踐。課堂上孩子與大人若出現需要提醒的行為時,老師們會立刻向前阻止與提醒,我們無法坐視孩子迷失在缺乏安全與記律的自由裏,我們也無法坐視大人忽視自己行為可能帶給孩子不良的影響。(滑手機例外,雖然滑手機也會帶給孩子不好的示範,但是因為太多大人滑手機,所以⋯⋯⋯⋯⋯⋯,只希望大人的大沙發椅給需要閱讀和餵奶的家長優先使用)


 

最後希望大家能盡情享受在新的閱讀區,親子共讀的珍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