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三歲前不適合閱讀讀公主、大野狼與虎姑婆的故事?

電影有分級,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電影,明文規定禁止兒童進入觀賞。故事、繪本的種類也很多,會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繪本,常被沒有經驗的父母買回家念給孩子聽。


繪本包含了文學性、教育性、娛樂性、年齡性及啟發性。沒有經驗的成人在為孩子選書時,多以孩子喜好或市場導向為依據,忽略這本繪本適不適合孩子的心智年齡,也是所謂的「年齡性」!


三歲前的孩子可能會辨別大小、形狀、顔色等這些物體表面的特徴,但是對於邏輯推理上的理解還不會做周密的判斷,也無法分辨環境中物體的真實與表象。孩子在有限的經驗與知識中,認為所有的物件都有生命、會思考、會活動,因此常將無生命的物體賦予生命。所以有些孩子會對著玩偶或機器人說話,認為它們會說話有生命。這些小小孩去表演廰欣賞卡通人偶表演,會以為他們是真的,然後有些孩子會受到驚嚇,當下會大哭或晚上做惡夢。所以有經驗的父母在欣賞表演前會告訴小小孩,這些人偶是阿姨跟叔叔打扮,是假的。


三歲前的孩子如果接觸虎姑婆、小紅帽的故事,看了迪士尼的公主、超人的卡通,之後~


·小小孩會認為真的有虎故婆

所以不敢自已在房間裡獨處


·小小孩會認為玩具晚上會起來說話

所以晚上不敢自已睡


·小小孩會認為公主每天都穿公主裝

所以她們也要每天穿公主裝


·小小孩會認為超人的披風有神力

所以他們常用毛巾代替披風,從高處往下跳。或在你面前雙手亂揮,然後跑掉。


孩子耗費許多我們看不見的時間及精神,在處理這些恐懼。當孩子出現上述行為時,我們以為孩子膽小、不獨立,孰不知一本超齡的繪本或是一部賣座的卡通,便能造成這樣的結果。


這些故事及卡通誤導孩子認識真正的世界,孩子沈迷在這不真實的世界裏,以為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電影有分級,繪本更要分齡。為小小孩選書很重要,小小孩的繪本要與生活經驗相關,因為那才是真實的世界。


等到孩子經驗及知識日趨豐富,能進行周密的邏輯推理,也就能分辨真實與表象,這時你要給孩子西方卡通世界的迪士尼、小紅帽或東方文學世界裏虎姑婆、孫悟空,都可以!


 

—小小孩生活經驗相關繪本推薦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看牙)

哇哇大哭(上學)

佳佳的妹妹不見了(生活習慣)

好痛唷!好痛唷!(受傷)

小毛不可以(生活習慣)

菲菲生氣了(情緒)

怕浪費的奶奶(生活習慣)

小貓頭鷹(分離與依附)

艾瑪媽媽(外傭)

酒釀(台灣節慶)
小虎過端午(台灣節慶)

食平安過好年(台灣節慶)

第五個(看醫生)

小鷄逛超市(買菜)

我的小馬桶(如廁)

麵包遊戲(烹飪)

長壽湯仙女(泡澡&生病)

當我們同在一起(情感培養)

好多好吃的鷄蛋(烹飪)

米米吸奶嘴(戒奶嘴)

妮娜的奶嘴(戒奶嘴)

瑪德琳(住校&住院&戶外教學)

好想上廁所(如廁)

媽媽買綠豆(買菜&烹飪&種植)

好溫暖喔(泡溫泉)

大頭妹(剪髮)

娜娜的一天(上學)

一定一定要來接我(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