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參觀的媽媽問:「我一歲五個月的孩子不懂用正確的方式與人互動,我擔心他在這個共學環境會影響其他同學。」
我們遇見很多年紀未滿2歲的小小孩,他們社會經驗匱乏,語言尚未發展完成,內在衝動大於外在秩序,動作不具理性基礎。所以常使自己處在一個危險的狀態中,而不自知。
他們急迫想表達情感結交朋友的渴望,被不理性的內在趨力及不協調的動作控制。
所以當他們進入一個類似社會的小小共學團體時,前幾堂課與同學發生衝突是常常出現的景象。
新同學習慣在沒有經過任何人同意的情況下,光明正大拿走其他同學桌上正在進行的工作。
這時新同學的媽媽,會急著說不可以。另一位媽媽會不知如何是好,選擇保持沈默是她們認為最安全的方式。
她們告訴我,孩子正在進行的工作如果被新同學強行取拿時,她們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樣的突發狀況。
假如拒絕了,新同學的媽媽會不會不開心?新同學會不會生氣?
還有,別人家的小孩歸他媽媽管,我們只是局外人,需要多事嗎?
把自己當成局外人的結果是:新同學認為你接受他可以隨時隨意強行拿走你孩子正在進行的工作。
把自己當成局外人的結果是:你的孩子會擔心他的工作可能隨時會被拿走,而不專心。相反地,他也認為可以去拿其他同學正在做的工作。
專注力、獨立性與意志力的發展在衝突不斷的學習環境中無法順利發展。
請想像照片中那位專注認真愉快正在切蘿蔔的孩子,被一位新同學突然強行強奪刀子時⋯⋯⋯
沒有人知道這把刀,會傷害到共學教室那一位孩子?
請了解在共學教室裏的大人,沒有人是局外人。
幫助這些第一次在社交舞台上登場的新秀,了解社會群體正確互動的模式,建立自律,是共學團體所有大人的責任。
所以當媽媽們看見有雙可愛嫩嫩的小手,要拿走自己孩子桌上的工作時,請保護小手的主人。
請阻止他們和您的孩子置於危險的未來,請認真的告訴這位需要幫助的孩子:「這個工作是哥哥的(姊姊的),請你手包起來看或是先去做其它工作。」
新同學的媽媽請不要介意,當您的孩子逐漸社會化,慢慢穏定後,也請您指引剛剛加入的新同學,等待與自律的必要。
蒙特梭利博士:「英國人用兩個不同的詞來形容兒童與成人的壞:前者是淘氣(naughtiness),後者才是惡或壞(evil or badness)。我們可以肯定,兒童的淘氣有違引導心智生活建構的自然規律,是一種「無序狀態」;它不是壞,但會影響個體日後的正常心智運作。」
很多新同學正處在一種「無序狀態」,蒙特梭利博士說:「它不是壞,但會影響日後的正常心智運作。」
我們都不是局外人,幫助孩子進入有序狀態,維護共學團體所有孩子的權利,是參與親子共學所有大人的責任。